四十周年庆典
四十周年庆典
“忆当初、励如今、创未来”——顾建中老师专访
发布时间:2021-05-12

顾老师今年78岁,在学会老一辈的人里是年轻的,他说老一辈的事情,值得回忆,以激励新人了解学会最初的艰辛。

他首先祝贺上海市制冷学会40周年庆圆满成功!并祝愿“人物专访篇”收获满满、继往开来,为我们的学会文化填上浓重的一笔。起到“往事并不如烟,烟云绵绵流长”的作用。

他从1962年开始步入制冷行业,至今已60年了,从未间断。由于他在商业二局系统设计单位工作,长期来联络商业部设计院和中国制冷学会,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夏安世教授领衔的260教研室,所以有幸见证了上海市制冷学会从筹备到成立40年的历程。

他提到学会发展历程中五件印象深刻的事情,还有一些花絮,值得回味。

顾建中专访照片1

我在学会一路走来

四十多年来我有幸跟随我们学会的创始人和众多老前辈一起工作,向他们学习,受益匪浅。从学会筹备组举办制冷培训班开始,到担任学会第四、五、六届副秘书长和第七届副理事长,还有之后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一路走来,有一些值得回忆的亲历往事。

1.  举办制冷培训进修班

举办制冷培训班是老理事长夏安世教授所力推,是在从事高校制冷专业同时,向社会普及的制冷教学。始于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制冷组和上海市制冷学会筹备组。

上海市制冷学会早期办培训班场景

当时的具体工作交由上海交大的顾安忠教授和我两人操办。其间还有一则花絮就是:以前联系工作是凭介绍信的,对方总会询问我们二人(顾安忠与顾建中)是否兄弟关系?我们总要费一番口舌解释不是兄弟关系。后来由于工作联系的频率增加,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太累了,所以我们就回答说“是的”。也由此我们俩开始兄弟相称,一个叫阿哥一个叫阿弟了。至今已做了五十多年的兄弟了。

我们学会举办制冷培训进修班的历史,有据可查的是上海市制冷学会筹备组举办的“制冷短训班”,1980年9月8日结业。然后就是上海市制冷学会成立伊始,于1981年10月结业的“冷库制冷技术进修班”。还有就是学会和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合办的多期“制冷高级工培训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1年10月结业的“冷库制冷技术进修班”,它是上海最早的冷库制冷技术班,具有以下特点和影响力:

①   学员数量众多、涵盖面广

以上海为主,还有山东和江苏的学员,以冷库单位为主,还有制造厂、设计院和医疗文体单位,涵盖了上海5个局系统、40多个单位的学员共53人。

②   师资队伍强大

师资队伍来自3所大学、3个设计院10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③   毕业典礼隆重

参与毕业典礼的有中国制冷学会秘书长饶辅民、上海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蔡东园局长、副秘书长林修钺等众多领导。

④   社会效益深远

很多学员成为了企业的技术中坚力量,还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了行业协会的领导或走出国门成为援外队伍中的一员。

上海市制冷学会81年第一期冷库制冷技术进修班结业典礼

2.  1994年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制冷展

中国国际制冷展是1987年开始举办的,以前是每2年在北京办一届。

自1994年第五届开始,上海市制冷学会成为了主办单位之一,每两年一次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制冷展。

现在中国国际制冷展的规模已达十多万m2。从2000年起加入了国际展览联盟,成为世界著名的品牌展览会。

然而在初始阶段也是举步维艰的,展览面积仅1500m2,展会收入也可能入不敷出。1994年在上海第一次举办展会期间还有这样一则花絮:

为了节省展会开支,我所在的上海市商业设计院将仅有的一辆面包车提供给展会使用,尽量为展会节省费用。在今天几乎家家都有车的年代,几乎是匪夷所思的事了!可见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艰辛的历程。

1995年制冷展留影

3. 1996年夏安世教授基金会

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制冷学会和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发起成立的“夏安世教授基金会”成立至今,由上海交通大学操办,众多著名企业支持,已颁奖无数,影响深远。

我这里要讲的一个花絮也是当初筹备阶段的艰难。基金经费的筹集是一个大难题,我有幸代表当时的上海市东华商业设计研究院向基金会提供了3万元,当时只有二家单位提供了3万元,是提供金额最大的单位,记得当初最早的启动资金不到20万元。

夏安世教授基金会的初期筹办也是要克服很多困难的。要感谢上海交大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夏安世教授基金会能有如今深远的影响。我们也为当初能尽微薄之力而感到骄傲。

顾建中专访照片

4. 1997年“97国际高层建筑空调学术会议”

1997年9月9日~12日,我们上海市制冷学会承办了“97国际高层建筑空调学术会议”这是历时4天的大型国际会议,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在当时年代,不但是我们学会首办,而且也是行业内少有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的举办非常成功,我为我们学会、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感到骄傲。

当时我作为学会副秘书长为会议做了二件事,一是为筹集会议资金开头炮,二是为国外专家学者的夫人组织一次上海一日游。我的工作不属于会议的议程,但却是会议的二个幕后花絮。

先讲一讲招待外国专家学者夫人的事:

会议进行中的一天我陪同这些夫人们领略了些许上海风貌,其中二件事令这些夫人们大有好感:一是逛上海友谊商店,该店是专供外宾和出国考察人员的商店,不对外开放。我们走进原英国驻沪领事馆内的上海友谊商店,优雅的环境首先让人倍感舒服。步进商店之后,琳琅满目的“特供”商品让夫人们目不暇接,好多商品让她们爱不释手而购入囊中。她们都说还要再来。二是在城隍庙绿波浪餐厅用餐。当时接待外宾用餐的标准是5元/人·餐,这是很难做到的事,但又不能超标。我运用了绿波浪归商业二局管辖的优势,让夫人们品尝了一顿迷你精致点心套餐。这一招给多日来饱受大鱼大肉招待的夫人们倍感新鲜、胃口大开,直呼过瘾。为了报答我让她们称心满意收获满满的招待,许诺要回请我喝咖啡。当然,咖啡我并没有喝到,空心汤团倒是吃到了一个。

大家想一想,5元/人·餐的标准,在现在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然而这就是当初经济基础的现实。接下来再讲一讲在这样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如何来筹集会议所需“巨款”的故事。

当时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拟向联合开利(上海)空调公司、江苏双良特灵公司和大连冰山集团公司争取赞助,每家5万元。讨论还认为大连冰山集团可能较难争取到赞助,所有就作为第一站,由我带队和卢士勋、耿惠彬和蒋能照等一行到达大连冰山集团,由张和总经理接待。当时我不知怎么搞的,凭借和冰山集团20多年的关系以及和张和总经理的友情,一开口就要15万元赞助。还想不到张总竟一口答应,还对我们热情招待。最让耿惠彬研究员激动和难忘的是冰山集团还专程派车派司机一整天,让他分别拜访在大连的亲朋好友,至今耿研究员还常常提起此事,赞许有加。

由于大连冰山集团开了一个好头,其余二家也就顺理成章地各出了15万元赞助。所以在此,我要借此采访的机会向大连冰山集团和张和总经理致以由衷的感谢和敬礼,我们上海市制冷学会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97国际高层建筑空调学术会议

5.  2004年第一届“上海制冷节”

“上海制冷节”从2004年开始每二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为我们学会的品牌之一。回想“上海首届制冷节”是由我发起提议,学会理事会批准举办的科普活动。由我们学会牵头,上海四家学协会共同举办。

第一届上海制冷节的主题是:“发展冷藏链,确保食品安全”,首届制冷节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烟台冰轮集团的支持和广大市民百姓的热情参与。

搞活动需要赞助,烟台冰轮集团舒建国总经理,在听取了我们举办制冷节的缘由和初衷之后,十分慷慨地答应赞助我们15万元,为我们举办制冷节奠定经济基础出了大力,还在制冷节中让大家过了一个浪漫的“冰轮之夜”,让广大会员和社区民众普及了冷藏链和食品安全的知识,还品尝到了当时供出口的最好的冷冻点心,临行还每人一包满载而归。在近20年之前就享受到了食品冷藏链和食品安全带来的好处。

我参与举办了前四届“上海制冷节”,制冷节延续至今越办越好。我在高兴的同时要借今天采访的机会特别向我们学会的理事会和兄弟协会给予的支持致谢,为制冷节出大力的张旭、周翔、包建强、陈国平、卢士勋和范存养等众多老师致谢。

首届上海制冷节

最后再一次祝我们学会“人物专访篇”的活动让我们学会的后来者、后起之秀们,听述老一辈的娓娓道来,从而使“往事并不如烟,烟云绵绵流长”,起到忆当初、励如今、创未来的作用。祝我们学会的后浪们勇推前浪超前浪。

顾建中专访照片

Email:office@cnssr.org

电话/传真:021-53828229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47号3313室